“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江南学子暑期“三下乡”正式开启。这个夏天,江南青年共计组建228支社会实践队,围绕理论宣讲、党史学习教育、支医支教、乡村振兴、科技支农、巾帼志愿、民族团结、生态环保、禁毒宣传等,深入农村和基层一线,用青春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也向江南建校95周年庄重献礼!
学校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青春逐艺梦”社会实践队举行出征仪式,14名队员于7月5日下午正式赴陕西商洛丹凤县梨园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到达梨园村村委会,与当地村干部共同制定了墙绘计划。本次墙绘以梨园村沿山村庄墙体为主体,结合新农村建设与规划,打造美丽乡村。
“用专业所学在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和智慧汗水,让青春画笔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上绽放绚丽之花,我想这便是‘三下乡’的另外一种意义。”同学们在社会实践的同时,围绕乡风文明这一重要课题做贡献,也体现了江南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7月11日,学校会计与金融学院“盛夏萤火”社会实践队前往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阿庄镇阿庄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走进阿庄村村民委员会,与村委会对接了关于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的工作、合作清单,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盛夏萤火”社会实践队来到留守儿童家中,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排解他们心中的烦扰,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实践队与铜川市印台区阿庄镇阿庄村对接并搭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基地,通过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与小朋友们共同度过美好时光。实践队员们也为孩子们送上精美文具等小礼物,耐心倾听孩子们的讲述,陪伴、鼓励他们要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一切挑战。
7月7日 ,学校会计与金融学院“拾遗者”暑期社会实践队赴西安市鄠邑区宋村开展“我为美丽家乡代言”文化寻访实践活动。“拾遗者”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户县社火传习所,听取户县社火传习所的曹静香奶奶(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社火传承人)介绍社火微缩作品。
户县社火是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活动。户县社火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娱活动。户县社火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有芯子社火、平台社火、牛拉社火、马社火等形式。其中,芯子社火以细致、新颖等特点闻名于世。宋志荣老师(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户县社火”代表性传承人)评价芯子社火为“其结构严谨层次多,造型险悬奥妙深,静中有动动中活,剧情真切通情理”,所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定民族自信的重要体现。
同学们深深感受到,是传统文化与农耕文明的深厚积淀,民间鼓乐与古典戏曲的长期浸润,造就了社火艺术。哪里有节庆盛典,哪里就有社火天地,就有祥和喜气。
7月7日,学校传媒学院“乡村观察走进鄜州”实践队前往延安市富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富县乡村振兴局协助下,实践队走访观察了富县张村驿镇广家寨村麒麟西瓜、糯玉米、水稻种植,调研了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实践队员参观了瓜棚,听取了麒麟西瓜种植户的种植经验讲解。张村驿镇广家寨村干部向实践队员介绍了稻米加工程序、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实践队员走访了“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马太平同志,被其脱贫致富事迹所深深感动。他也鼓励青年学生矢志不渝,逐梦青春。
7月6日上午,学校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绘育筑梦”社会实践队到达西安市长安区西樊村村委会党员活动中心,开启了丰富多彩的“三下乡”墙绘活动。他们把墙壁作为画布,以丰富多彩的颜色描述了乡村生活的美好和人民的辛勤。
将三下乡社会实践与劳动教育深入结合,一直是同学们开展实践的准则。因此,在开展墙绘工作的同时,同学们也积极协助老乡晒麦子,用躬身实践的初心拓宽了江南“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宽度和广度。实践增进了同学们对农村地区的了解,也提高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同学们也将继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热爱祖国、关爱农村、服务人民的精神。
7月10日,学校医学院爱心医疗志愿服务队赴宝鸡市凤翔区陈村镇托卜务村卫生所开展“三下乡”义诊活动。实践队员们利用专业知识为村民们进行基础健康检查、急救技能演示、血压测量、艾灸诊疗和刮痧调理等,并提供预防慢性病健康指导。老乡们为同学们的细心服务纷纷点赞,彰显了江南青年的友善大爱和家国情怀。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江南学子在亲身经历中,坚定理想信念,了解国情民情社情、练就过硬本领,把青春奉献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在社会实践的舞台上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