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一架飞机看遍祖国山川,“造”100+个产品,体验科技的美好,“造”一个科技的梦,让山村的孩子开启科技探索之旅……在江南校园里每年都会涌现大量的“创客”,他们把一些看似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经过一步步研究、实践最终成为现实。今天,让我们走进三位青年创客的世界。
“飞上天”这是创客康卫亚的梦
我是康卫亚,2023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从小我就喜欢做一些可以“飞”的手工,我梦想着有一天,我做的飞机能够看遍祖国山川。初中时,第一次知道“无人机”,我幻想着某一天也能拥有自己制作的无人机在蓝天翱翔,但我知道这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而已。
康卫亚讲述3D打印技术
在校期间制作的彩云灯等科技作品
2019年9月我来到江南后,我知道了一个词“创客”,在这里可以把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现实,那一刻,我就知道了我的“飞机梦”有了实现的可能。在学校创客中心,老师们带领我们学习51单片机、画PCB,做嵌入式开发……这仿佛为我打开了电子世界的大门,从简易的灯管设计到制作MP3,每一个产品都是我们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成果,那种满足感前所未有。
经常通宵熬夜制作无人机
随着个人能力的提升,我开启了那个埋藏在心底的梦——开始制造属于我的无人机。从零部件的购买,到相关知识的学习,一次次焊接,一次次数据模拟,不断地装机、思考、改进、重装,结果在试飞中还是炸机坠毁,我沮丧到想要放弃。那时老师告诉我,创客精神不就是一步步突破吗?后来,我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电子电路的学习和实践中找到问题和答案,攻克图传不够好,信号容易丢失等一项项难关。从一开始的3寸练习飞机到后面标准5寸,再到买泡沫的固定翼航模,每一次的装机,每一次的试飞都是所学知识的集合。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反思,最终,我的飞机终于飞上了天。当我设计制作的无人机第一次飞上了天空,并成功降落时,我激动地腿都站不稳,此刻我的努力具象化了。
康卫亚试飞无人机
毕业时,我收到了来自国内最大的无人机厂商—大疆的offer。在大疆工作一年后,我选择离职,建立属于自己的穿越机工作室,致力于研发更多功能的无人机。很多人说“好好的工作,不要自己瞎折腾”,可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就应带着创客的精神一直“折腾”。18岁的我,坚定选择了自己所热爱的专业,25岁的我用实际行动回答了年少时的一切犹疑与徘徊。在这里,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珍惜学校提供的优质条件,多一份努力、多一分实践,为自己的梦想不断拼搏。
100+科技产品 这是创客逯祥宇的梦
比起我的名字逯祥宇,我更喜欢大家叫我“阿逮”,我是江南2024届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我制作过“简易手机支架”“激光切割雕刻门牌”“双色温触摸磁吸手电筒”“简易示波器”“亚克力创意小夜灯”“3D打印烙铁架”等100+个科技小产品。我是“阿逮”,我喜欢这种把一闪而过的创新想法快速变为实际产品的过程,正是这种立刻学习立刻动手立刻制造的创作方式,让我的想法才会源源不断的变成实物。
逯祥宇为学弟学妹讲解电子产品
之所以成为这样喜欢动手的人,缘起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大一的那个暑假里,我参加了学校第七届创客暑期特训营,学校对我们进行了涵盖行业各个方向的项目训练,两天一个大项目,一天一个小项目。我虽然学习的是电子信息工程师工科专业,但在创客,我又系统的学习了AI、PS、PR、摄影、环境搭建、网络维护、网络安全、网站搭建、嵌入式、PCB制版、电路焊接、艺术实践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实践,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这就为后期搞各种发明创造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逯祥宇在学校获得各种奖项40余项
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提供必需的实验材料和设备,我们只要提出想法,动手操作就好,这激发了我的创作热情。在学校政策的支持下,我还成立了“阿逮DIY电子工作室”,让自己有了更大的空间进行产品创作。大学期间,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创客中心,我太喜欢将一个奇特的点子立刻转化为实物作品所带来的这种成就感。
逯祥宇在校创作的系列电子产品
2022年,学校与嘉立创EDA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对学校提供包括高校教学课程、各类科技比赛、实验室培训、个人实验项目等所需的元器件、PCB等项目材料的免费支持,鼓励同学参与科技创新以及高校教学实践。那时还是学生的我,实验项目需要使用PCB打样、电子元器件、3D打印等材料时,可以直接打一个申请报告,当天就会下发耗材经费券,经费审批速度非常快速便捷。这也是我有热情和能力去不断做出各种实验项目的原因,到现在为止,我的各种DIY创新已经有100多个。
如今,我成为嘉立创科技集团的一员,回想大学四年,因为有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我才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一一实现,因为学校给予我的创新思维,让我用实际行动诠释“江南智造”,谢谢你,我最爱的江南,谢谢你让我成为新一代的创客。
播散“人工智能的种子” 这是创客冯俊祥的梦想
我是冯俊祥,江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从农村来到大学校园的我,接触到各种新鲜的技术、设备等,面对这些“新鲜玩意儿”,我感觉到眼花缭乱,尤其是走进学校创客中心开放创造实验室,3D打印机、CNC数控机床、SMT全自动贴片机、激光雕刻机……这些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新名词映入眼帘,也让我的科技梦生根发芽。通过系统的学习,我更加痴迷搞创造、自己建的模型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通过嵌入式技术,制作出台灯、监控等等产品,这个更让我兴奋不已。
冯俊祥在实验室
这么多新奇的、先进的、好玩的技术如何让家乡的孩子们也体验到呢。这是我一直想要做的事情。终于,在大一的暑假学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坚定地选择要将专业所学融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将我曾经没有听到过,没有见过的“新鲜玩意”带到家乡,让那些或许也曾幻想过天马行空的乡村留守儿童、中小学生能够感受到从未感受过的“科技盛宴”,一场场“流动科技展”种下了一颗颗科技的种子,让那一个个乡村留守儿童渴望知识的眼神闪闪发光。
“蒲公英”团队前往乡村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在2022年暑期,我们名为“蒲公英”的团队前往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杨地镇西坪村,与这里的留守儿童一起制作航模开发平台、体验3D技术、自然科学DIY等科普展示及项目体验,并现场提供电子焊接DIY活动……让科技的种子在他们心里生根。2023年又以临潼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为主阵地,以“智能+信息+气象”为抓手,以学习及实践能力提升为总目标,开展志愿学习及实践服务相关活动。开展活动期间,围绕气象科普主题,发挥专业优势,改进相关科技作品:如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环境监测系统,温湿度测试和控制系统等。这样的项目一直持续到2024年的今天,该项目累计服务人数2000余人。
“蒲公英”团队针对农田设计出检测土壤湿度系统
一份坚守,一分收获。“蒲公英”志愿服务团队曾入选 2022 年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团队还入选团中央2023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团队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铜奖;在西安市首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获得“最佳人气奖”团队称号。
如果说创客是创新的育苗工程,那么创新教育就是创新的土壤工程。没有土壤,苗木就无处可依。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在农村孩子们的心里洒下希望的星光,伴随他们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2024年,学校“大创”项目校级立项100项、省级90项、国家级17项,开展创新创业活动28余场,吸引约20000人次参与,学生优秀成果亮相多项活动,师生参与创新大赛项目1622项,斩获省级铜奖18项、银奖2项、金奖1项。作为教育部创新创业50强高校,学校为众多有梦想的学子提供了一个“大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青年创客搭建起全链条的支持架构,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无缝融合,让一个又一个梦想成真。